近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推廣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個智能建造產業基地,打造一批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一系列建筑
機器人標志性產品。實際上,在探索智能建造、開發建筑機器人方面,不少企業已經行動,碧桂園就是其中的代表。
探索智能建造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
智能建造”,從國家層面將發展智能建造列為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內容。
中國是建筑大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建筑業總產值達29萬億元。然而當前傳統建筑業發展受多重制約,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2022年6月,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發布關于農業、建筑、醫療、礦山領域機器人應用優秀場景名單的公示。碧桂園旗下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獲批外墻噴涂、室內噴涂、地磚鋪貼三個建筑領域機器人應用優秀場景。
據了解,截至2022年6月底,博智林已有26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28個?。▍^、市)超500個項目;在研建筑機器人近50款,適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關鍵零部件和基礎共享技術近50項,多項技術填補了建筑機器人領域的空白。
一直以來,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緊跟國家政策,并走在國內外行業前列。
2021年2月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廣東佛山順德鳳桐花園獲批成為全國七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之一。
作為建筑機器人首個商業應用項目,截至2022年1月底,鳳桐花園已累計進場機器人35款70余臺。該項目開展了建筑機器人應用的多項試點,包括首次完成機器人參與建設示范區、首次建立機器人調度中心、首次跑通修整類機器人多機聯合施工模式等,實現了少人化或無人化施工作業,產品和技術的
先進性在工地實際應用中得到充分驗證。
2021年7月28日,鳳桐花園項目“測量機器人和智能測量工具”“施工機器人和智能工程機械設備”兩項經驗做法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首批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2021年12月15日,鳳桐花園項目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第一批)》。
測量機器人
朝著“雙碳”目標邁進,建筑行業轉型升級顯得至關重要。
2022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廣綠色建造方式。持續深化綠色建造試點工作,提煉可復制推廣經驗。
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綜合利用,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博智林研發的建筑機器人通過高質量、穩定的施工,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業效率,大幅度減少了施工的返工率;通過科學的材料算量系統,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降低工業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在建筑材料算量及使用上,博智林自研BIM系統和WMS系統可以實現材料的精準計算和使用,通過數字化管理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降低廢棄物的產生。博智林自研的建筑廢棄物再利用流動制磚車,可提供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將建筑垃圾直接轉化為園林路面磚、植草磚、盲道磚、各種實心混凝土磚等再建材制品。
解決痛點難點輔助建筑工人工作
國家統計局《2020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560萬人,比上年減少517萬人,下降1.8%。農民工平均年齡41.4歲,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下降,很多老工友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從事這個行業。
以室內噴涂打磨為例,在傳統工地上,噴漆是一項臟亂的工作,按照要求,工人需佩戴口罩、面具,但很多時候,工人又覺得口罩、面具影響呼吸,摘掉防護面具后人體就直接吸入了油漆揮發的有害氣體。而在封閉空間內打磨時,工人們會淹沒在粉塵當中看不到人。打磨完之后,即便戴著口罩、面具,鼻孔、耳朵里也都是灰塵。
博智林機器人的出現,為這個難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答案,它們可以幫助建筑工人完成危險、繁重、臟亂的工作,也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工地。
室內噴涂噴漆機器人可以基于現場環境和大數據進行作業路線智能規劃,調節噴涂參數,完成噴涂工作,還可以避免因重復噴涂造成的材料浪費。而膩子打磨機器人在作業時,不需要工人進入到房間,同時還能將粉塵吸走,大大降低室內的粉塵密度。
工人告別了過去蹬梯踮腳、俯身弓腰的工作狀態,只需要
操作機器人就可以快且輕松地完成工作,年輕的建筑工人有了新的頭銜——產業技師。
2021年5月,博智林測量機器人、建筑清掃機器人、天花打磨機器人和內墻面打磨機器人陸續進入佛山誠通紙廠東側地塊住宅項目,為中交一公局打造智能建造新模式提速。
中交一公局佛山誠通紙廠東側地塊住宅項目總工程師吉慶說道:“從沒想過機器人進入建造行業的速度會這么快。工人們現場反饋,測量一個房間,博智林測量機器人不到2分鐘就完成了,并且可以自動識別墻體、天花、砌柱等。后續我們又引進了博智林建筑清掃機器人、天花打磨機器人和內墻面打磨機器人。這些建筑機器人極大地減少了工人的繁重體力負擔。”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溫度的。博智林機器人不僅讓建筑工人更輕松、更有尊嚴地工作,更在賦能傳統建筑行業轉型升級,通過科技更好地改善建筑工地工作條件,讓智能制造之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