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象棋公開賽上,國象機器人Chessrobot罕見地夾傷了一名7歲男孩的手指,原因竟然是男孩下棋動作太快,引起了機器人的應激反應。
雖然只是一次意外,這起機器人傷人事件還是不可避免地激起了大家關于"機器人威脅論"的思考和擔憂。
不可否認,近年來機器人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應用,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不少便利。
比如,疫情之下,酒店送餐機器人和配送物資的無人機由于沒有交叉感染風險,并且可以承擔更高工作強度,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機器人的另一個領域——無人駕駛,相關報道也是層出不窮。每當特斯拉、谷歌,或者國內的百度、比亞迪推出最新款無人車車型,都能引發轟動。
可以說,
機器人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人類不用再為簡單枯燥又重復的工作苦惱,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但另一方面,機器人將給人類造成的威脅同樣不容忽視。未來,大量工作崗位將被機器人取代,數以億計的人只能走向失業。
而我們的孩子,可能也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了機器人帶來的危機。我們小課有一位小學員,就曾向我提出她的憂慮:
"未來會不會是機器人給我們上課?我們以后會不會競爭不過機器人?"那該怎么和孩子探討機器人的問題呢?
7月29日(本周五)19:30,歡迎你和孩子來參與我的這場直播互動課。
我會針對目前來勢洶洶同時也備受爭議的機器人領域,帶孩子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小辯論,與孩子碰撞想法,激發孩子的辯證思考。
可以肯定地說,機器人技術會導致大量的崗位消失,并不是人類在杞人憂天。在紀錄片《機器人革命》,科學家們就用數據揭露了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
20世紀開始的技術變革,導致制造業85%的工作消失。到2030年,全球將會有近8億份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
其中包含工作內容重復簡單的職業,比如司機、工廠里的流水線工人、保安,一些技術含量低的信貸員、文員秘書;甚至以一向以穩定著稱"鐵飯碗"老師、醫生、律師都有面臨被自動化機器人取代的風險。
而按現在機器人變革的發展速度來看,我們孩子作為下一代,面臨的挑戰可能更嚴峻。
我們來看看每次技術變革的時間線:1984年紡織機-1870年電力-1969年計算機-現在
自動化替代生產過往的技術變革之間都近乎跨越了近百年的時間,而自動化的發展不到百年,還有越演越烈之勢。
所以,啟發孩子用商業思維看待技術變革,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告誡他們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不至于以后被時代淘汰,也是我本場直播的重要目的。
如果這能間接幫我們有的家長為孩子學習熱情而苦惱的問題,那就更好不過了·直播互動課是什么?·
這是一個和孩子聊財經話題的兒童版"思維圓桌派",我是這個活動的主理人。
每一期,我會選出一個適合孩子的財經或商業類話題,邀請一群9歲以上的小同學來在線參加討論。
小同學們會圍繞層層遞進的主題,有層次、有邏輯的討論和表達,既鍛煉表達能力,還能互相激發靈感。
在這場討論里,孩子們才是主角,我是討論組織者,會"見縫插針"地用孩子能聽得懂語言,為孩子科普話題相關的財經知識和商業案例。
強烈推薦家長們一起共聽,你們會收獲優質的親子話題和親子溝通方法,以及和孩子進一步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