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發展目標為場景創新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產業增長的新路徑,場景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上水平。
隨著5G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人工智能場景加速涌現,申昊科技充分應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時代技術,使得機器人和在線監測產品的高度智能化在產品應用領域又有新的突破。
機器人團隊再添兩員“大將”,產品應用場景加速拓展
近日,申昊科技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經驗水平研發出新成果,
機器人團隊再添兩員“大將”——能夠高空滑行、俯瞰蒼山云海的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還有一款室內掛軌巡檢機器人“合格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評估檢測。
目前,申昊科技已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機器人及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產品,應用于電力電網、軌道交通、石油化工等行業,解決客戶的難點與痛點,為客戶無人或少人值守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檢測、監測手段。
據介紹,這款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是申昊科技對智能巡檢應用場景的又一次拓展,不僅打破了監測和檢測的空間局限,并創新性地融入了除冰等操作技能。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人身安全隱患,由人工目視升級到“機器視覺和缺陷識別”,為線路的運維提供診斷結果。
客戶需求催生應用場景的專業化,申昊科技另一款新品——室內掛軌巡檢機器人,整機采用小型化、模塊化設計,部署便捷,可廣泛適用于不同行業中的繼保室、配電室、開關室等室內場景。
同時,室內掛軌巡檢機器人采取軌道懸掛、云臺升降、多
傳感器檢測等方式,采用滑觸線供電、圖像智能識別與分析、多傳感器融合等技術,替代人工對電力設備進行狀態檢測,保障設備穩定運行,有效提升巡檢工作質量。
拓展產品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的技術創新是發展的基礎,產業機遇和政策扶持是核心驅動力。申昊科技用無人化的智能巡檢替代傳統單一的人工巡檢,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代替部分危險、重復性勞動以及填補勞動力缺口,也是未來十年投資機器人產業鏈最重要、最核心的時代背景。
聚焦工業大健康,多款產品將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
8月8日,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在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維護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
智能化升級。
據悉,本屆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18日-21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重磅亮相。作為智能電力機器人研發生產的行業領先企業之一,申昊科技將攜機器人“特種兵”參展,包括剛性接觸網智能巡檢機器人、極寒適應型變電站巡檢機器人、開關室操作機器人等參展,更有多款新品發布。
“我們將深耕行業應用,遴選發布一批應用成效顯著的機器人產品和場景。同時拓展新興應用,鼓勵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形成一批先進適用的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自2002年成立以來,申昊科技通過充分利用傳感器、機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技術,服務于工業大健康,為工業設備安全運行及智能化運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為推動業務增長,公司已逐漸形成“海、陸、空、隧”的全方位戰略布局,拓展產品應用領域。
目前,申昊科技立足電力行業智能監測檢測和巡檢,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豐富產品體系,拓展下游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公司已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機器人及智能監測控制設備產品,為客戶無人或少人值守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檢測、監測手段。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2月,申昊科技軌道交通線路巡檢機器人首個訂單已成功落地,實現軌交業務“零的突破”。同時,公司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列車車底檢測機器人等軌交產品已在杭州地鐵、杭海城際、上海申通、港鐵等多地現場試用,試用反饋良好,有望打造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數據顯示,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
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臺,同比增長67.9%。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921.4萬臺,同比增長48.9%。中信證券研報分析,申昊科技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具有功能“六合一”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處領先位置。根據測算,軌交機器人市場空間約200億元。
未來,申昊科技將進一步加強研發投入,以服務“工業大健康”為宗旨,謀劃“人工智能+工業大健康”戰略目標,布局“海陸空隧”監測檢修平臺,不斷拓展機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行業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