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產業系統積極應對疫情沖擊,加速
工業經濟恢復重振。上半年產業經濟走出“V”型曲線,4月份以后,工業生產觸底反彈,尤其是6月份強勢恢復,規上工業增加值由5月份下降30.9%轉為增長13.9%,規上工業總產值由5月份下降27.6%轉為增長15.8%,創2021年3月份以來月度增速最高記錄。

工業生產快速恢復。從增加值看,1-6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可比下降11.3%,降幅比上月收窄5.3個百分點。從產值看,1-6月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17155億元,可比下降9.7%,降幅比上月收窄5.6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產業率先恢復,制造業產值7170億元,占全市工業41.8%,同比下降2.1%,降幅小于全市7.6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57.2%)和新一代信息技術(8.2%)逆勢增長。
產需兩端同步發力。全面啟動復工復產后,企業加快趕訂單補進度,6月份45.3%的被調查企業產能利用率在70%以上;居民消費回補疊加促消費政策刺激,工業產品銷售率100.5%,同比提高0.88個百分點。6月份,上海制造業PMI回升到67.4%,景氣度顯著提升。
高端產業引領發展。1-6月三大先導產業
制造業產值1806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集成電路產值同比增長13.3%,中芯國際、華虹、臺積電等龍頭企業持續穩定生產;人工智能產值同比增長14.7%,數字新基建帶動移遠通信5G設備制造快速增長,智能工廠改造推動機器人行業較快增長;生物醫藥產值同比下降5.4%,產業內部分化,生物藥品、制藥裝備及材料分別同比增長43.1%和12.8%,醫藥和器械制造分別下降8%和5.1%。
工業出口由負轉正。上半年工業出口交貨值3669億元,同比增長3.7%,帶動工業銷售產值增長0.7%。其中,6月份出口交貨值789億元,同比增長25.3%,環比增長54%。電子和汽車是工業出口轉正的主要支撐,上半年電子行業出口1752億元、增長6.9%,主要是昌碩、廣達等企業出貨量增加;汽車行業出口446億元、增長56.9%,主要是特斯拉、上汽新能源汽車出口帶動。
對于下一步主要工作,市經信委表示,一是全力穩投資和抓項目建設。著力抓浦東、臨港、松江等重點區域投資,抓新開工項目入統。推進招商引資,依托“五會三節”等舉辦招商推介活動,加快全球投資促進大會簽約項目(今年大會簽約322個項目,總投資額5658億元)落地。推進項目開工建設,制定新一輪技改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一批高質量技術改造項目。推進項目竣工投產,加快華為研發中心、騰訊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上藥產業基地等竣工,在建重大產業項目產出。
二是持續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三大先導產業,集成電路,推動產能擴充等項目加快建設;生物醫藥,加快協調新冠疫苗、治療藥物、新型檢測試劑、抗原檢測試劑等研發和產業化,深化產醫融合示范基地試點建設;人工智能,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立法,加快智能核酸采樣系統試點應用。六大重點產業,電子信息推動和輝光電二期產能提升,加速域控制器、車載智能計算系統產品前裝產業化;生命健康推動君實生物、邁威生物小分子藥物和新冠中和抗體等研發與產業化能力建設;汽車產業抓新(新勢力和新技術),抓大(上汽優勢做大),抓生態(軟硬件生態);高端裝備加快制定船舶海工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推進國產LNG船示范應用;先進材料加快大絲束碳纖維一期、高強高模聚丙烯腈碳纖維等平臺項目投產;時尚消費品制定發布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持推進浦東化妝品立法。
三是加快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落實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三個行動方案。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新優勢,圍繞“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五大領域,加快培育嘉定氫能港、寶武碳中和產業園等特色園區,推動綠色企業、零碳示范工廠、綠色產業鏈等高質量發展。
搶抓元宇宙發展新生態,推進鏈接、交互、計算、工具、生態“五位一體”布局,實施產業高地建設、數字業態升級、模式融合賦能、創新生態培育四大行動。擴大智能終端發展新動能,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
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虛擬顯示等終端產品,夯實芯片產品等終端智造能力、基礎應用平臺等軟件體系兩大基礎支撐,打造一批具有上海標識度的智能終端品牌,加速落地一批物流、養老、醫療、工業等場景下標桿產品。